Team
Aktivitäten
Medienberichte
 
   
     

crossings – Eine musikalische Begegnung zwischen Asien und Europa



東西音樂 柏林親密「交會」


特派記者李玉玲╱柏林二十八日電
2004/03/30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采風樂坊與歐洲現代音樂團體klangforum,二十八日在柏林舉行「交會」計畫世界首演。
記者黑中亮╱攝影

二胡VS.小提琴、笛子VS.雙簧管,柏林愛樂室內樂廳二十八日迴盪新的聲音,中國絲竹音樂與西方現代音樂親密地相遇對話。
一年一度的柏林「三月音樂節」,二十八日晚上,由台灣絲竹樂團采風樂坊與歐洲三大現代音樂團體之一Klangforum 「Crossings交會」音樂會壓軸登場,為期十天的活動也宣告落幕。藝術總監馬提亞思奧斯特沃(Matthias Osterwold)透露,「三月音樂節」雖已結束,下一個目標是,不久的將來,「交會」計畫到東方的台灣演出。

由維也納亞洲文化交流協會籌畫、歐盟及台灣國藝會贊助的「交會」計畫,在柏林愛樂常駐的柏林愛樂室內樂廳舉行世界首演,作為今年「三月音樂節」閉幕音樂會,三十日將轉往維也納演出第二場。

二十八日的音樂會雖未滿座,反應卻頗為熱烈。德國音樂界人士對於中西方樂團首度同台合奏,都抱持濃厚興趣。雖然,樂界對於七首委託創作曲目評價不 一,不過,旅居德國多年的中國作曲家陳曉勇觀察,從現場觀眾反應來看,這次音樂的實驗算是成功的。另一位旅德文化界人士也認為,與兩年前相較,今年整場的 東西方音樂融合實驗,更邁出一大步。

音樂會結束後,德國音樂界人士並未離去,齊聚後台展開第二場的「交會」討論,從現代音樂的未來,談到台灣總統大選,甚至有人好奇地詢問采風樂坊,這次台灣總統會不會換人?

「交會」計畫共發表七首中外作曲家為中國與西樂器所寫的現代音樂,既在尋找現代音樂的未來,也在探索異文化融合的可能性。台灣作曲家潘皇龍「東南 西北蝴蝶夢」、中國作曲家陳曉勇「無言,淨與悠」,不約而同以音樂闡述中國的莊子及老子「道德經」哲學思想;旅德台灣作曲家董昭民「X」,不但把古琴名曲 「瀟湘水云」解構,還玩了有趣的音樂實驗,讓指揮也成為音樂演奏的一部分。

英國的作曲家James Clarke「鐘聲風景」,以中國與西方樂器模擬歐洲鐘樓鐘聲不同的震動與音頻;維也納的作曲家Bernhard Lang 「DW13蓮花池」,讓采風演奏、Klangforum跑到觀眾席,兩個樂團遙遙相望,彼此就像是一面鏡子,以音樂對話與倒映;瑞士作曲家Heinz Reber對中國笙的古老歷史興趣濃厚,創作了「笙之樂」,讓笙游走舞台上,與各個樂器對話;美國作曲家Chaya Czemowin「發掘與對話」,企圖讓中國與西方音樂的素材重新「出土」,既是對話也是對立。

Taipei, Lianhe Bao (United Daily), Li Yu-Lin


zurück | Druckansicht